牛奶质量问题受重视 第三方检测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日,《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20年)》在京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307万吨,其中牛奶产量3201万吨,比2018年增加127万吨,增长4.1%,增长幅度创阶段性新高。同时,消费者对国产优质奶的信心在逐渐恢复。 众所周知,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极易被吸收。所以牛奶是有营养的饮品之一。那么牛奶需要检测的项目有哪些?据小编了解,有乳脂含量、比重、蛋白质含量、乳糖、相对密度、脂肪、全乳固体、滴滴涕、汞、掺假检验、糖感官评定、微生物、掺杂乳、水分、溶解度和杂质度等等。 国外牛奶质量检测那些事 由于牛奶质量检测设备的研发存在很大的商业价值和实际需要,因此检测设备的研发引起了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潮,世界上自动乳品成分分析仪的生产已有30多的历史,主要有以下四个公司:丹麦的福斯电子公司、瑞典的波通公司、德国的拉克岛斯特公司、美国本特利公司。 其中丹麦的FOSS公司是世界上早生产乳品分析仪的公司,他们曾经尝试了多种方法,从早期利用比色法的DENMARK A/S N,到现在利用中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设计的MilkScan-FT-120, 130, MilkScan-S-50,从初的手动到自动,从单一成分测试到多成分测试,由慢到快,经历了多个产品系列,目前由该公司生产的MilkScan-FT-120, 130等系列乳品成分分析仪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瑞典波通公司基十近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理利用光栅和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设计了近红外光谱测定仪,仪器的测量对象广泛并非为乳品测量专用,因此其测量精度还有待验证。德国的LACTOSTAR公司生产的乳成分分析仪是利用感光和感热两个独立检测区同时检测,然后综合分析得出结果。美国BENTLEY公司成立十1982年,擅长十计算机与软件开发,他们也利用中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在1995年先后开发了Bentldy 150/font和Bentldy150combi/font。后来还有Bentldy 2000/font等系列。 此外,德国LLA集团实验室食品乳品分析仪器研制的UNISPEC-4000近红外大型乳成分分析仪是在近红外波段范围内,通过反射测量进行牛奶成分测量的仪器,尽管仪器代理商对其宣称了很高的精度,但是未见其实际应用情况的市场评价。 第三方检测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上文中提到的国外仪器可较快速的测量牛奶中脂肪、蛋白质等多种成分的含量,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它们也有许多缺点,如体积较大,仪器的操作和保养维护比较复杂等。主要的是这些仪器成本较高,因此不可能在中小企业普及。目前我国拥有这类仪器的公司并不多,由于国外的售后服务不便,许多仪器因得不到及时维修与保养废弃。 随着国内经济的起飞,在现阶段我国也筹建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基本现状是产品内销的时候,是由国家相关的检测机构负责检测,例如各地所设立的等,涉及到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外国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其监理方式和国内基本相同,但比较来说国内检测和国外比起来起步较晚了。 据了解,虽然我国外资企业数量占比不足1%,但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中国第三方检测的市场份额却不低。据统计,2019年瑞士通用公证行在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高达39.6亿元,市场份额高达4.37%;英国天祥集团的营收达到22.4亿元,市场份额达到2.47%。这两大机构的市场份额均高于华测检测和电科院等国内主要第三方检测机构。由此可见,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于国内第三方机构的发展仍是较大的威胁。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其标示在食品、衣饰等方面都有呈现,可以这么说,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建立,是为保障商品质量所建立的防火墙,是商品品质保障机制,是人们生活中所用商品一道必不可少的保证。 我国第三方检测存在的不足 1.市场化程度低,受体制影响较大 目前,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化程度较低,国有第三方检测机构占据了一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近期频繁曝光的各类产品质量问题,使得国家的公信力急速下降,且机构组织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对市场的需求以及新产品的检测能力。 2.缺乏竞争力,公信力不足 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国内民营检测机构相比,在核心技术、企业信誉、管理经验及服务水平上均存在较明显的优势。随着国内检测市场的逐渐放开,外资机构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市场占比约为30%),整个市场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随着国内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引起人们深入思考,以及环境污染、PM2.5浓度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对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焦虑,人们对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未来,第三方检测必定迎来更好的发展。

Similar Posts